媒體報導

大腸癌病患7成無家族史 但隨時有機會攔截
「加油完隔天發現才中油降價、知道百貨週年慶有特價卻沒跟上,這些事大家一定覺得很可惜,但其實都不會要人命。可是大腸癌篩檢能攔截八成的癌症,大家卻不願意做。」每年做超過1500例大腸鏡的台大醫院內 ...

癌症論壇/乳癌第四期不等於末期!
化療、放療已經不是乳癌開刀後的標準作業模式,藉由基因檢測,乳癌病患可以在初期判定自己是否屬高復發危險群,進而做更適合自己的治療。
三軍總醫院前院長、國防醫學院教授俞志誠在《康健》癌症 ...

癌症論壇/肺癌治療武器精進,晚期也有希望
(陳德信攝)
肺癌治療從新式手術、標靶治療到免疫療法,醫界研發愈來愈多抗癌武器。
陳定南、鳳飛飛、單國璽、陳珮琪……,這些人有什麼相同之處?答案是, ...

許中華:寬心改變自己 才能揮別癌復發陰影
「醫師,我該怎麼做才不會再得癌症?」是許多癌友治療完成後,心裡揮之不去的煩惱。該如何做,能讓癌症不復發?
「有形的癌可以透過中、西醫共同治療,但害怕復發的無形癌,就要靠放寬心來幫 ...

規律運動,有助提升癌症存活率、降低復發率
研究發現,罹癌的病友性規律運動,可降低癌症復發率、提升存活率。臺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教授暨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主任曹昭懿,在《康健雜誌》舉辦的癌症趨勢論壇中,分享癌友們可以從事哪些運動、又該注意哪 ...

體重和死亡率息息相關 副作用靠飲食怎解
臨床上有兩成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死於營養不良相關併發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在《康健雜誌》舉辦的癌症趨勢論壇,分享癌症病人在治療前、中、後,該如何補足營養增強抵抗力、 ...

楊志新:癌不是單一疾病 確實診斷再治療
癌症治療每兩三個月就更新一次,變化非常快速,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志新指出身處當今癌症精準醫療浪潮中的4大必備觀念。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志新在2017年《康健雜誌》的《癌 ...

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閻雲:精準醫療就是個人化醫療
家人責怪老阿伯:「醫生明明叫你一次吃一顆藥,你怎麼偷偷剝成半顆?」阿伯無辜地說:「我覺得心跳太快啊!」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說,每個人基因不同,適用的藥量不一樣,家屬以為老伯不聽話,其實他可能是 ...

啾媽咪走向幸福 5 Way-[勁報]
母親節前夕,台灣癌症基金會及長期投入乳癌防治的New Balance企業,共同舉辦『粉紅健走嘉年華』。今年在花博及大佳河濱公園,成功號召4500國人一起健走,同時呼籲國人重視乳癌防治。現場由台灣癌 ...

沒有家族史也要注意!專家:逾9成婦女罹乳癌非遺傳-[自由時報]
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的2014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共有1萬1769人罹患乳癌,發生人數首度超越肝癌,排名第3位,平均每10萬名女性就有70.7人罹患乳癌,較前一年增加1.6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