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

肺癌中的惡霸-「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 突破瓶頸
肺癌長年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第一名,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一樣是威脅國人健康最可怕的殺手。而小細胞肺癌更是肺癌中最惡名昭彰的型別,除了極為惡性外,近二十年來治療的進展有限,直到最近才稍露曙光。

認識棘手的三陰性乳癌 窺見治療新曙光?
乳癌雖然近年來始終是國內女性健康的頭號威脅,但隨著乳癌篩檢的推動及治療方式持續進展,乳癌的長期存活率比起許多癌症都來得高。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五年存活率目前已可超過九成。

自體免疫細胞療法,也可戰勝癌症?
這幾年,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免疫治療已可說是繼手術、放、化療與標靶藥物之後,第五種抗癌的主力。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免疫療法除了免疫單株抗體的藥物,近年醫學界也積極發展「自體免疫細胞療法」,利用自體免疫細胞培養擴增技術,強化病患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何杰金氏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頑固疾病帶來新希望
「針對特別頑固、復發的何杰金氏症,免疫治療帶來了值得欣喜的成效。」
何杰金氏症(又稱為何杰金氏淋巴瘤)是淋巴癌的一種,在台灣的發生率較低,每年平均只有約兩百名的新增病例,只佔所有淋巴癌病患的不到一成。

胃癌:免疫治療讓你有更多選擇
「如火如荼開展的免疫治療,也開始適用於晚期胃癌的第三線治療了。」
胃癌是十分普遍的癌症,雖然近年在全世界的發生率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註1】,胃癌仍為全世界排名第五常見的癌症,死亡率更高居第三。

泌尿道腫瘤(腎細胞癌、膀胱癌):免疫治療的先鋒
專家諮詢/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任暨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 張文震
文字整理/ 李佳欣
「容易復發、治療選項稀少的腎臟癌、膀胱癌,在新型免疫治療出現後,也開始有了新的突破。」
談到 ...

肝癌:免疫治療效果已超越標靶治療
「免疫治療用在肝癌晚期,效果已能超越標靶。」
肝癌的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四,但死亡率非常高,近十年來,幾乎都穩坐在國人奪命癌症的第一、二名,也讓許多人一聽到肝癌就聞之色變。

頭頸癌:免疫治療提高兩倍存活率
「有了免疫治療,頭頸癌的患者又多了一個治療選項。」
頭頸癌是指從口腔、鼻腔、咽喉等部位長出來的扁平細胞癌。
在全世界是排名第六或第七常見的癌症,每年約有五十至六十萬名的新增病人,且多半是晚期患者,罹癌人數仍在持續增加中。

黑色素癌:首先被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核准治療的癌症
「黑色素癌,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第一個被核准治療的癌症。」
談到免疫治療的應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黑色素癌。二○一一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首度在美國成功上市,被核准的第一個適應症就是經化療後轉移的黑色素癌。而二○一五年,高齡九十一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也公開向大眾表示,免疫治療使他轉移至腦部的四顆黑色素瘤成功消失。

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成肺癌治療主角之一
「近年,免疫治療已在愈來愈多肺癌病人身上看到成功經驗。」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報告,肺癌近十年來一直是台灣發生率第二高的癌症,每年平均新增一萬兩千名肺癌病患。在死亡率的排名上,不管男性或女性,肺癌更是穩居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