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前/後不適症

貧血的照護
貧血是癌友常見的副作用之一。紅血球的主要功能為攜帶氧氣到身體各部位,當紅血球降低時,就會產生貧血的問題。貧血時,癌友會感到容易疲倦、頭暈、心悸,或者呼吸急促等症狀,間接影響到生活品質。
補充含鐵...

胃部灼熱感的照護
治療期間若有胃部灼熱、不適時,食物選擇及飲食上則建議:
不喝酒精及碳酸類飲料,不吃酸味強、調味太濃、醃製、溫度過高、油炸、煎炸或過硬的東西。
少量多餐,避免過度飽食。
避免纖維過多及容易產氣...

味覺、嗅覺改變的照護
頭頸部癌症患者會因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造成嗅覺或味覺的改變,例如會因腫瘤的惡化使得味覺喪失,或是有些患者的味蕾會對酸、甜的敏感度降低而增加對苦味的感受度,或者對某些食物產生鐵鏽味。

腹瀉的照護
定義
每天至少解出三次以上的不成形、水樣的糞便。腹瀉是化、放療後常見的副作用,也可能與焦慮、緊張、食物受汙染或是藥物本身有關。
症狀與徵候
腸蠕動變快
排便急促
...

噁心、嘔吐的照護
定義
噁心是指胃部出現不適或有反胃的感覺,嘔吐是則是將食物或液體由胃內吐出。它是接受化學治療中非常常見的副作用,通常在抗癌藥物滴注時或滴注後發生,通常噁心和嘔吐的現象在治療後3~5天會逐漸消失。但除...

腹脹的照護
定義
就是腹部脹大或脹滿不適。
可說是一種主觀上的感覺,腹脹是化療後常見的問題,也是相當常見的一種胃腸道障礙現象。
症狀與徵候
腹部壓力增加之感受
有時肉眼可見腹部鼓脹
肚子咕嚕嚕叫
...

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照護
抗癌藥物會影響骨髓各種血球的製造,例如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以下就各血球降低照護之介紹:
血色素下降
一般男性正常值為14~18gm/dl,女性正常值為12~16gm/dl,當血色素值低於8g...

食慾不振的照護
食慾不振或是沒有胃口一直是困擾癌症病人常見的症狀,也因此常有吃得比平常少或根本不吃的問題,導致食慾不振的原因有很多,如化、放療的副作用、吞嚥困難、憂鬱或噁心、嘔吐等。

口腔黏膜破損的照護
化學治療後的前幾天或頭頸部的放射線治療後的1-2週可能會造成口腔的暫時性潰瘍,因此開始接受治療時每天口腔的清潔是很重要,因為潰瘍會導致疼痛、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感染等問題而影響到治療的效果。

各種副作用發生時的營養處理
文/ 賴怡君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
均衡飲食,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包括大豆類、魚肉、家禽、家畜、蛋類)以及富含植化素的蔬菜、水果類。
不吃生食,例如生魚片、未熟的蛋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