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患因為治療的不同階段,他們的心理狀態對於疾病的恢復,也帶領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癌症病患可能產生壓力相關的反應,也可能讓原來罹患的心理疾病惡化,因而了改變病患的情緒、行為以及認知。
癌症的治療(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也可能對於中樞神經造成影響,甚至產生類似精神疾病的症狀。家屬必須要警覺及重視這些現象。
焦慮憂鬱以及譫妄症狀
癌症病患常產生的症狀包括焦慮、憂鬱以及譫妄。由於被告知罹患癌症,甚至治療過程當中身體的不適應,常常對於死亡懷著恐懼、擔心失控、擔心受到家人忽略或拋棄,甚至身體形象也造成損害。病患也可能產生幽閉恐懼症,以及類似恐慌症發作的症狀,此時家人必須給予適當的陪伴,可以減輕其焦慮。
如果焦慮症狀更加嚴重,發作頻率重覆而頻繁,甚至因為某些心理症狀造成無法出門、心理上離不開家人,家人的生活以及工作也會受到影響。因而產生照顧者的身心症狀讓問題更加的複雜。
癌症病患和家屬,由於需要和疾病長期奮鬥,特別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和焦慮症狀,根據最新的研究,憂鬱症狀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調,讓疾病對於癌症治療的反應大打折扣。
病患接受憂鬱症及焦慮症的篩選相當重要。病患接受篩選時,家屬可以陪在旁邊,也了解哪些症狀代表著焦慮和憂鬱,主要照顧者因為長期照顧的壓力,也可能出現類似焦慮和憂鬱的症狀。
缺乏興趣、疲勞以及精神症狀
藥物治療過程中,病患可能產生缺乏興趣、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在高劑量的時候可能產生幻覺等精神症狀,甚至有些治療會產生譫妄,譫妄通常在短期內會消失,家屬不必過度驚慌,甚至想要趁這個時候口頭上說服病人,可能容易產生意見不合甚至衝突,所以應該要了解哪些症狀可以尋求相關的專科醫師協助。
家屬如何協助病患適當接受心理社會的治療
家屬可以協助病患適當的喊出內心的感受,減少個案和周遭環境的疏離及無助感。雖然接受精神科及心理治療,未必能夠改變癌症恢復的生理歷程,但是可以大大提升個案的生活品質,以及促進家人互動,讓關係更加穩固。病患和家屬可以接受各形式的協助,包括接受衛教、根據個別需求提供心理治療、參加團體心理治療以及家屬互助團體。
對於病患和家屬情緒的改變,如果對於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係已經造成相當程度地影響,則可以藉由行為訓練、溝通技巧練習、情緒調節技術等等方式。在我們門診中,會根據病患的需求,安排相關的治療,通常也會邀請家屬加入作為協助。若家屬因為會談時間無法配合,也可以藉由電話諮詢來達到部份問題的澄清。
家族治療的時機
若家屬照顧病患已經產生焦慮或憂鬱的症狀,也可以尋求協助,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來緩解長期照顧所產生的身心後遺症。
在以下的情況下則需要安排家族治療或家族諮商,包括:主要當事人不願意配合治療或動機不穩定,造成病情惡化;病患的心理壓力及症狀,已經造成家庭緊張及衝突,無法用平時的溝通方式來化解;或者是病患已經產生嚴重的心理創傷,再加上最近的生活事件,讓創傷的時間延長並且恢復受到阻礙;家屬或當事人有產生自我傷害的意圖和行為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家屬一起來正視和面對。
有些家庭處在發展過程的轉換階段,因為家中有人罹患癌症及慢性疾病,造成過度階段的家庭調適不良,容易產生身心症狀及兒童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家庭當中因為疾病的因素,產生想要結束重要關係(如離婚、分居),或者自青少年不想和家人同住等等重大事件,則需要安排家族治療或者危機處理。
家屬的自我調適是不斷的過程
獲知癌症以及治療的辛苦過程,常常讓癌症病患身心受創,顯得十分敏感。提供適當而持續的協助,才能將過度過程中的身心症狀及家庭關係衝突,產生適當的調適。
當然需要注意,如果必要時,家屬必須使用外界的資源來協助(包括醫師、個管師、心理師等),或者相關的基金會提供衛教課程及協助資源聯結的橋樑。
家屬的身心症狀,常常在病患癌症及心理症狀獲得控制後,仍然無法馬上回復,長期付出的家屬,此時也需要做一下心靈的保養和調適。人生無法完全避免壓力和挫折,重要的是適當的使用資源和復原力,讓自己從挫折和壓力當中逐漸調整再回到生活的常態。
【延伸閱讀】你累了嗎,照顧者如何自我照顧?
https://elearning.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907
【延伸閱讀】體會照顧者說不出的壓力
https://elearning.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800
【延伸閱讀】我也想好好照顧你-癌友照護者常見疑問
https://elearning.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