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的趨勢,治癌也治未病


撰文/張傳佳、王常怡

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 呂隆昇

遺傳諮詢師 廖敏華

精準醫療的最終目標,是以達到最小化的醫源性損害、最少化的醫療資源耗費,來獲得最大化的治病效益,在醫療上正方興未艾,前景不可限量。

癌症多年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占全部死亡人口已達百分之二十八。加上癌症治療總有副作用,還有復發、術後重建等後續,使得癌症治療不只是要面對醫療面,更重要是治療之後如何重新調整生活。

台灣對於精準醫療的期許,就是希望奠基於台灣的基因數據,可以找到適合的人,發展出適合他們的治療方式,創造出副作用小、疾病控制期長、存活率高、經濟價值許可、可流動性高的醫療,藉此帶動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並將成果貢獻於全球人群。

過去的癌症醫療,是一體適用的治療,通常它的毒性不容易忽視,如果沒有辦法找出最適合的治療對象,以整體人群來看,很可能損失抵銷效果,對健康或是經濟都沒有優勢。但是,精準醫療的目標是為每個人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醫療,除了提升治療效果,也能避免浪費不必要的資源。

醫療科技不斷演進,已發現相同基因可能導致不同器官的癌症病變,打破了癌症過去以器官分科的治療方式,未來將以基因為目標的治療方式漸成趨勢。2020年六月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美國藥廠默克(Merck)的免疫治療新藥Keytruda,可用於MSI-H 或是dMMR 基因缺陷的第一線大腸癌,因該藥在臨床上已對多種癌症有顯著的治療成果,非常受到各方矚目。

雖然精準治療的發展為病人帶來偌大希望,但其進程的速度因涉及多方因素,涉及複雜的科技與社會挑戰,難以有可預期的規劃。在二○一五年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倡議」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後,即使在美國,落實這件事情也是相當複雜、困難。所以,每個不同社會,有它自己對於精準治療的探索跟解方。

對於台灣未來發展方向的期許,應朝向必須能夠提供獨特要素,要讓全球有條件的廠商或是資金,願意進來進行合作跟發展。舉例來說,台灣精準醫療要有長足發展,需要法規支持以及資金挹注,國外的精準醫學早期的臨床研究,常見國家出資贊助建立精準醫學的基礎架構,並提供免費的藥物跟檢測,讓病人在疾病遭遇困境的時候,可參與先進的臨床試驗。法規也要以開放態度支持在醫院的相關試驗,用接近法規沙盒的精神,容許治療者探索治療的可能性,不受限於現行相對保守,及僵化的標準治療規範。

精準醫療要順利在台灣發展,最重要的是不斷溝通,民眾需要知道精準醫療的世代來臨,醫師、護理師等醫療從業人員也要熟悉並掌握最新資訊。只要越來越多人使用,檢測與治療方式越來越普及,那麼價錢自然就有機會降低。

此外,在精準治療的過程中,與民眾的溝通也是一大挑戰,因為基因檢測進展飛快,民眾的就醫資訊與選擇已不如以往簡單、明瞭,許多癌症病人和家屬常常被複雜的基因檢測搞得一頭霧水。為什麼一個EGFR 基因有這個跟那個?不同的數字為什麼可以代表不同的藥物?再加上病友之間的討論後,常會疑惑為什麼你的基因檢測三千元,我卻要花九千元?

為何那個基因檢測又要花十幾萬?很多的資訊似是而非,問五個醫師有十種答案,該怎麼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面對琳瑯滿目的基因檢測廣告,怎樣做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在各方推動下,台灣正朝向建立起醫院、官方、學術單位、藥廠和基因檢測公司等多方串接的機制,期待能夠研發出更多新藥,而當數據累積夠多之後,再由AI技術定期累積並更新基因與醫藥資料庫。未來精準醫療的發展有助帶動國家生技產業升級,如同電子產業能帶動台灣社會的發展一樣,更重要的是,讓人人都可獲得更有效的醫療。

提早診斷、預防,治未病是未來趨勢現今精準醫療已經不夠用了,我們需要在治療前,就需要知道誰更容易得到癌症,怎麼樣去預防每一種癌症,我們已經把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定義跨大為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

「精準健康」讓每個人瞭解自己的健康風險,以可以進一步進行健康管理,讓有高風險的人可以及早控制,包含建立更健康的生活習慣,或是在醫生建議下使用藥物等,這是公共衛生上「治未病」的最終目標。精準健康最重要的是,對生活型態的資料收集,例如抽菸、運動、飲食等,不是只有收集基因資訊。雖然這樣的目標,目前尚未能達到,但我們要運用這些技術,往這個方向走。

另外,也有許多癌症病友會感到疑惑,切除腫瘤後是否該繼續做化療?這也可以參考基因檢測的結果,若數據顯示是該基因病變的高危險群,那麼化療可更有效控制癌症復發,這也是預防醫學的重要環節。

 

建立抗癌生活型態,重整腳步,活出精采

癌症多年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占全部死亡人口已達百分之二十八,加上癌症治療總有副作用,還有復發、術後重建等後續,使得癌症治療不只是要面對醫療面,更重要是治療之後如何重新調整生活。

首先是「調整心態」。癌症病人在歷經手術、化療、放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治療後,還必須定期追蹤,尤其還有所謂五年存活率,使得病人長期處於復發陰影中,如何調整心態就顯得相當關鍵。此外,更加熱情的擁抱生命,是不少過來人的建議。

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就說:「不管有沒有得癌症,都要好好把握每一天!」他在六十五歲時,診斷出罹患淋巴癌第二期,二○一九年又發現皮膚癌。罹癌之後的生活甚至比之前更精采,一向熱愛運動的他,罹癌之後更是劍及履及地把握時間,逐步實現人生願望的清單――爬完百岳、鐵人三項、高空跳傘。

退休生活與癌症治療幾乎同步展開的葉金川說:「好好享受生活,該怎麼過就怎麼過,沒有必要因為癌症就放棄自己原本的嗜好。」

「活在當下」也是不少病友的心情寫照,葉金川的淋巴癌在屆滿五年時發現轉移,一向樂觀的他,竟一邊治療一邊安排兩天一夜的小旅行,甚至經常說走就走。對此,葉金川表示:「誰知道有沒有下一次機會?」美妝部落客崔咪在事業如日中天時,得到乳癌第三期,走過療程也完成乳房重建的她,肯定地說:「『把每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對我來說,是很真切的心情,而不是掛在嘴邊說說而已。」調整生活腳步是癌後另一個重要課題。手術、化療、術後重建等療程,曾讓崔咪不得不減少工作量,並結束經營將近十年的服飾店。這場大病讓她領悟到,自己過去太好勝,「不知休息為何物」的高壓生活,有害健康。現在的她,學著放慢腳步,該休息就休息,不再處處苛求完美;葉金川則是移居花蓮,每天清晨即起,健行、爬山、種樹、種花。當年擔任健保局總經理那種一週工作七天,從早上六點一直忙到晚上十點的日子,已成往事。

癌後人生,最重要是活得精采、活出自己。走過兩個癌症的葉金川說:「無論有病沒病,都要歡欣鼓舞、開心地迎接五彩繽紛的每一天。」嗜美如命,卻在化療前剃成平頭的崔咪說:「堅持下去,傷痕也可以變美麗。」如果要送給自己一句話,你又會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