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賴基銘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文/蔡奕儀 台灣癌症基金會專案企劃專員
高達九成的台灣人有或輕或重的痔瘡症狀,有的久治不癒、有的治好了一再復發,如廁後看著馬桶裡血淋淋的畫面,不免緊張,甚至造成心理壓力,以致於有許多痔瘡的患者不免開始擔憂痔瘡長久下來可能演變成大腸癌。但痔瘡及大腸癌其實是部分出現的症狀雷同,但成因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
🔺有家族病史者,大腸癌的風險高達二至四倍
從病理的角度,痔瘡是肛門周圍血管的異常,許多因素像是先天的基因、自然的老化、懷孕、肝硬化等,都可能影響血液的回流,導致痔瘡。而大腸癌的確切病因則是腸道內的異常性瘜肉,經過一連串的演變累積,最後成為大腸癌。大腸癌的發生,約15%與遺傳基因有關,如果一等親內有人罹患大腸癌,那麼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二至四倍。約有85%的大腸癌來自肥胖、老化、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等。
🔺5個容易忽略的大腸癌警訊
痔瘡跟大腸癌兩者的症狀有時容易混淆,但透過仔細觀察,還是可以加以分辨。舉例而言,痔瘡引起的血便多是鮮紅色,且鮮血伴隨在糞便尾端,而大腸癌的血便是暗紅色,是癌細胞侵襲、破壞正常組織的結果,且血液較為均勻混合在糞便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較低位的直腸癌也可能產生鮮紅色的血液。另外,痔瘡與大腸癌的患者都可能出現便秘的情形,而大腸癌的典型徵兆還包括腹痛、排便習慣的突然改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以及糞便形狀變細小等。
多數的大腸癌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最可靠的檢查方法還是靠篩檢,現在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至74歲國人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建議多加利用,可防範大腸癌於早期。
🔺痔瘡患者的潛在大腸癌風險!?
雖然痔瘡與大腸癌之間沒有因果關聯,不過常見於痔瘡患者的不良習慣,像是多紅肉少蔬果的飲食、久坐少運動的生活型態等,同樣也是滋養大腸癌的溫床。因此建議痔瘡患者可以從改善這些習慣開始,並輔以定期的大腸癌篩檢,降低罹癌風險。
確切而言,大腸癌的發生和飲食最為息息相關,多煎炸、多紅肉、高脂肪與低纖維的西化飲食,將大幅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癌的好發年齡在50歲,但由於飲食西化之故,大腸癌的發生年齡有逐年下修的趨勢。一般而言,從增生性瘜肉、進展到惡性腺瘤,最後變成大腸癌的過程,平均需耗時五到十年。因此,也建議有家族病史的危險族群(如表)及早開始定期篩檢,一旦發現瘜肉,則立刻加以切除。
🔺蔬果中的植化素可降低癌症發生
除了定期篩檢,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也包括多蔬果飲食。多多攝取蔬果的纖維質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維持腸道健康。蔬果中的植化素也被證實具有強力的防癌效果,不同顏色的蔬果具有不同的植化素,有的可提高免疫力、有的抗氧化作用強、有的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建議每日攝取足量多樣的蔬果,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腸道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