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首頁
  • 癌症的認識
    • 台灣十大癌症
      • 大腸癌
      • 肺癌
      • 乳癌
      • 肝癌
      • 口腔癌
      • 攝護腺癌
      • 胃癌
      • 皮膚癌
      • 甲狀腺癌
      • 淋巴瘤
    • 其他癌症
      • 食道癌
      • 鼻咽癌
      • 腦瘤
      • 喉癌
      • 胃腸道間質瘤
      • 膽囊膽管癌
      • 胰臟癌
      • 卵巢癌
      • 輸卵管癌
      • 子宮內膜癌
      • 子宮頸癌
      • 陰道癌
      • 腎臟癌
      • 膀胱癌
      • 多發性骨髓瘤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 骨癌
  • 自我照護管理
    • 醫療新知
    • 癌症照護
    • 癌症營養
      • 治療前準備期
      • 治療期間飲食建議
      • 治療前/後不適症對策
      • 康復後的飲食
      • 破除營養迷思
    • 心理支持
      • 心情感受停看聽
      • 壓力調適策略
      • 家庭溝通安心講
      • 照顧者深呼吸
    • 復健運動
    • 免疫治療
  • 癌症家庭扶持
    • 營養品補助
    • 經濟補助
    • 銀髮偏鄉就醫交通補助
    • 假髮租借服務
    • 癌症保險諮詢
    • 居家喘息補助
    • 安心窩-遠距就醫住宿服務
    • 心理諮商服務
    • 專業諮詢服務
  • 數位教學平台
    • 營養指導
      • 治療前準備期
      • 治療期間飲食建議
      • 治療前/後不適症對策
      • 康復後的飲食
      • 破除營養迷思
      • 營養食譜
    • 心理支持
      • 心情感受停看聽
      • 壓力調適策略
      • 家庭溝通安心講
      • 照顧者深呼吸
    • 復健運動
      • 身體部位
      • 癌症類別
    • 專題演講
  • 直播小教室
  • 支持我們
    • 捐款方式
    • 愛心義賣
    • 勸募專區
    • 加入我們
      • 志工招募
      • 企業參與
  • 站內搜尋
癌友諮詢專線 02-8787-3881
諮詢服務 愛心捐款 課程資源
會員專區

FCF Logo 台灣癌症基金會-癌症e學苑

  • 胃癌
  • 子宮頸癌
  • 抗癌鬥士
  • 粉紅健走
  • 全民練五功
  • 癌症的認識
    • 台灣十大癌症
      • 大腸癌
      • 肺癌
      • 乳癌
      • 肝癌
      • 口腔癌
      • 攝護腺癌
      • 胃癌
      • 皮膚癌
      • 甲狀腺癌
      • 淋巴瘤
    • 其他癌症
      • 食道癌
      • 鼻咽癌
      • 腦瘤
      • 喉癌
      • 胃腸道間質瘤
      • 膽囊膽管癌
      • 胰臟癌
      • 卵巢癌
      • 輸卵管癌
      • 子宮內膜癌
      • 子宮頸癌
      • 陰道癌
      • 腎臟癌
      • 膀胱癌
      • 多發性骨髓瘤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 骨癌
  • 自我照護管理
    • 醫療新知
    • 癌症照護
    • 癌症營養
      • 治療前準備期
      • 治療期間飲食建議
      • 治療前/後不適症對策
      • 康復後的飲食
      • 破除營養迷思
    • 心理支持
      • 心情感受停看聽
      • 壓力調適策略
      • 家庭溝通安心講
      • 照顧者深呼吸
    • 復健運動
    • 免疫治療
  • 癌症家庭扶持
    • 營養品補助
    • 經濟補助
    • 銀髮偏鄉就醫交通補助
    • 假髮租借服務
    • 癌症保險諮詢
    • 居家喘息補助
    • 安心窩-遠距就醫住宿服務
    • 心理諮商服務
    • 專業諮詢服務
  • 數位教學平台
    • 營養指導
      • 治療前準備期
      • 治療期間飲食建議
      • 治療前/後不適症對策
      • 康復後的飲食
      • 破除營養迷思
      • 營養食譜
    • 心理支持
      • 心情感受停看聽
      • 壓力調適策略
      • 家庭溝通安心講
      • 照顧者深呼吸
    • 復健運動
      • 身體部位
      • 癌症類別
    • 專題演講
    • 直播小教室
  • 支持我們
    • 捐款方式
    • 愛心義賣
    • 勸募專區
    • 加入我們
      • 志工招募
      • 企業參與
  1. 首頁
  2. 媒體報導

癌友打新冠疫苗 抗體難產、保護力低 - 【三立新聞】


收藏文章 友善列印
收藏文章

記者/許少蘋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已被視為流感化,但是對於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族群而言,感染後導致重症或死亡率仍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根據指揮中心公布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統計,4到5月份,約30%為免疫低下族群(包含癌症、風濕免疫疾病、慢性腎病等),其中癌友佔了15%。在各國紛紛解封、與病毒共存的時代,對於癌友及免疫力低下的人來說,病毒威脅仍然無所不在。

抗癌經歷9年的血癌病友李宜錡,正在研讀政大心理學系研究所,迫切渴望回到職場與實習課程接軌,但因為實習課程條件必需打滿三劑疫苗、或是定期PCR檢測,考量到PCR長期下來成本太高,與醫生商量後決定接種新冠疫苗,但結果不如預期。

癌友李宜錡渴望參與實習課程,無奈接種疫苗後,也難產生抗體。(圖/李宜錡提供)

▲癌友李宜錡渴望參與實習課程,無奈接種疫苗後,也難產生抗體。(圖/李宜錡提供)

 

李宜錡表示:「因為血癌復發、我的血球也一直偏低,都低於五萬所以醫生更不建議打。但是心裡渴望盡快完成學業、成為一位心理師,於是在今年五月份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因為我們骨髓移植完的病人,打疫苗也會降低血小板,伴隨而來的是疲倦、瘀青跟出血點很多,但抗體卻不太會出來,可能打了也沒有用。」

李宜錡打了新冠疫苗卻無法產生抗體,道出許多癌友及免疫力低下族群面臨的無奈。(圖/李宜錡提供)

▲李宜錡打了新冠疫苗卻無法產生抗體,道出許多癌友及免疫力低下族群面臨的無奈。(圖/李宜錡提供)

 

打了新冠疫苗卻無法產生抗體,這也是多數免疫力低下族群所面臨的問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就算疫情流感化,但是對於缺乏保護力的癌症病人來說,還是有沉重的心理壓力。

根據國外統計資料顯示,大概14-61%血液惡性腫瘤病人,即使接受了疫苗施打,產生的抗體也是不夠,至於器官移植的病人,產生的抗體效益甚至比一般人低到23倍左右。從今年四月到五月、指揮中心所揭露的免疫低下的病人,就佔死亡人數的30%,其中15%是癌症的病人;但好消息是國外已經研發出長效單株抗體,被廣泛運用在免疫功能不足的病友身上。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國外已經研發出長效單株抗體,被廣泛運用在免疫功能不足的病友身上。(圖/截自影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國外已經研發出長效單株抗體,被廣泛運用在免疫功能不足的病友身上。(圖/截自影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進一步解釋:「目前最先進的方式就是被動免疫,我們打疫苗產生抗體叫做主動免疫,被動免疫就是讓這些抗體產生不足的人,接受長效單株抗體注射,目前國外統計已經有數據顯示,可以減少約83%的感染風險,並維持六個月之久。這支長效型的單株抗體已經在美國、英國還有歐盟取得EUA授權使用,亞洲國家像是新加坡是以專案進口的方式,進口來給他們國民使用。雖然台灣目前尚未批准長效單株抗體的EUA,但若是未來國內病友也有機會能使用到,將會造福許多人。」

據國外數據統計,接受長效單株抗體注射約可減少83%的感染風險,並維持六個月

▲據國外數據統計,接受長效單株抗體注射約可減少83%的感染風險,並維持六個月。

雖然台灣尚未批准EUA,但病友們仍然殷切期盼、能有機會借鏡國外經驗,才能在解封後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不用再擔心受怕。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也呼籲,與病毒共存時代,對於癌友及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最實質的保護還是要從自身做起,減少到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如果有類似流感症狀也要盡速就醫,才能遠離病毒威脅。

 

 

📌原始新聞來源: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37734&fbclid=IwAR1_n9YghG4YYcHLCSdXTC6CFSISo_G-_2uqtLSc-MghM7N25EhZvDKhY5o

📌影音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fMTmSWR2I&t=200s

 

目錄

  • 關於我們
    • 基金會簡介
    • 榮耀共享
    • 兩岸/國際交流
    • 最新消息
    • 媒體報導
    • 影片分享
    • 隱私政策
    • 會員條款
  • 身心靈康復課程
    • 北部課程
    • 南部課程
    • 跨院際講座
  • 預防活動資訊
    • 癌症e學苑
    • 2023 愛你不肺力
    • 卵巢癌sdm
    • 癌症精準治療資源網
    • 免疫低下官網
  • 癌友活動資訊

推薦給您

癌症照護
肺癌治療副作用之中醫觀點
癌症照護
乳癌病友該注意的復健大小事- 腋網症候群預防勝於治療
醫療新知
認識三陰性乳癌 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APP 隨身服務

台癌e照護
下載專屬你的抗癌服務,提供最即時營養師、護理師及社工線上諮詢與更多會員功能。

在FACEBOOK上追蹤我們

訂閱電子報

獲得最新癌症資訊與活動訊息

WooShop Logo
「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動「熱愛生命、攜手抗癌」之理念,期待社會各界群起響應,加入防癌、抗癌及關懷癌友的行列,一起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健康與福祉而努力。

聯絡方式

  • Email: 5aday@canceraway.org.tw
  • 台北總會 105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16號5樓之2
  • 電話: 02-8787-9907 傳真: 02-8787-9222
  • 高雄分會 807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150號9樓之一
  • 電話: 07-311-9137 傳真: 07-311-9138

支持我們

  • 加入基金會會員
  • 加入基金會志工
  • 企業合作
  • 捐款方式

相關網站

  • 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
  • Facebook
  • 抗癌鬥士徵選
  • 追捕瘜肉小子
  • 兒童蔬果579
  • 首頁
  • 關於基金會
  • 網站服務條款
  • 線上聯絡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行政院衛生署醫字第8603364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