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療藥物的最新發展(2005/06)


肝癌治療藥物的最新發展

文/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癌症組組 主任  彭汪嘉康

                                                  

      世界上最普遍且常見的腫瘤是肝腫瘤,大約一半的肝腫瘤是長在膽囊,約1/3是由內膽管或外膽管引起,其他就是所謂自肝臟細胞出來的肝細胞癌,這種癌症具有明顯的地區性。在美國就很少見,每十萬人口中僅有1.9位;澳洲、南非地區則為中度,每十萬人口中有5.1到20位病患;高危險地區如東南亞、中國及韓國則每十萬人口中可高達23.1到150位;台灣屬於高危險區,每十萬人口中男性有54.13位、女性有21.81位。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民國九十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年共有8,584位罹患肝及肝內膽管惡性腫瘤個案,其中肝細胞癌男性病患為2,255位(87.17%)、女性病患為718位(72.97%)每年死亡人數為6,415位。在我國肝癌一直高居國內十大死因之首。據流行病學及病理學的研究報告指出,肝細胞癌與慢性病毒性肝炎(B型及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有密切的關聯,在台灣又以B型肝炎病毒(約80%左右)為甚。

 

      在肝細胞癌的治療上,種類繁多,但效果卻不盡理想,除了早期診斷、早期外科手術切除外,幾乎無痊癒的可能,即便做了外科手術切除,兩年中的再發率亦高達40-60%。長久以來的肝動脈栓塞、或加化療栓塞局部酒精注射、及放射治療等,雖只是短暫性的療效,但卻是目前為止有效的局部治療方法。若腫瘤已擴散或再發,就使用有近十五年歷史的化療藥品如5FU、5FU/LV、Adriamycin、VP-16、Cisplatin、Taxol、Taxotere、Cyclophosphomide、Vincristin、CPT-11等來治療,但這些藥品無論是在單一使用或合併使用時的療效皆未超過25%。

 

      肝癌細胞常會帶有荷爾蒙或細胞漿受體,如黃體脂酮受體,利用這些受體對肝細胞癌使用Tamoxifen、Megace、Flutamide等治療,雖然沒有顯著的療效,但對身心安寧暫時性的療效卻不容忽視,除了腫瘤大小穩定或稍微變小之外,還可提高病患生活品質、增加胃口及體重,幾乎沒有副作用,這個方法特別是對體弱、年長的病患來說可延長生命,是個很好的選擇。另利用其他受體或細胞漿,以IFN-α與all-trans Retinoic acid這些很強的分化物來治療,可導致腫瘤的成熟分化。在國衛院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有以IFN-α專為肝癌開刀後的輔助治療的臨床試驗在進行。

 

      以同位素治療肝癌的藥物有Lipiodol Y90、Lipiodol Re188、Lipiodol I131,台北榮總外科有進行Lipiodol I131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共九位病患,其中三位腫瘤有部分緩解。其他同位素還沒執行,仍在籌畫中。

 

      最近以老藥新用的"沙利竇邁"(thalidomide)治療肝癌病患臨床試驗,疾病的穩定率可達40%,現已進行第三期的大型臨床試驗。

 

      近年來幹細胞的研究與發展快速,為人類再生醫學與器官修補和細胞療法點燃了一線希望,國衛院癌症組目前研究發現人類骨髓中證實有可轉化為肝細胞之幹細胞,為國內首次發現,對於肝炎盛行之末期肝病十分普遍的台灣而言,不啻為肝臟細胞療法開啟了另一扇門。除此之外,化療藥物是個劇毒治療藥物,為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宜先評估腫瘤指標的有無,來為患者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以確保療效。這也是最近治療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