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小時增1.2名腸癌患者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人腸癌罹患率高,平均每小時就新增 1.2名患者,醫師提醒,別忘了定期大腸鏡檢查,發現罹病也只要配合治療,都有重拾健康的機會,千萬別讓負面心理影響治療!

大腸直腸癌於 45歲後逐漸進入好發高峰,罹病對正值中壯年、仍是家中經濟重擔的患者來說,治療與經濟壓力同時席捲而來,容易產生「情緒低落、想法悲觀、自信喪失、易怒暴躁、抗拒社交」負面心理現象。

汪先生 4年前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二期,不久後又迅速轉移至肝臟,病況急轉直下,瞬間進入第四期癌末,讓原本開朗的他陷入極度沮喪,跟家人間的衝突、口角不斷,開始對一切感到灰心。

汪先生表示,還好在醫護團隊、親友的支持鼓勵下,他試著轉移注意力,積極參與社交活動,配合治療。目前病況順利控制,幾乎等於是治癒。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每經過 1小時,台灣就多 1.2位大腸直腸癌患者,為避免大腸直腸癌上身,維持良好飲食習慣尤其重要,應天天落實「蔬果五七九」原則,更別忘了定期大腸鏡檢查。

若發現罹病也切莫慌張,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委張金堅教授指出,現今醫學進步,過去出現轉移現象的晚期腸癌病友,存活期多在 2年以下,而 最新研究則指出,第一線即持續使用單株抗體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療,可使轉移性大腸直癌病友整體存活期達 31.8個月!

為了讓鼓勵及關懷大腸直腸癌病友,台灣癌症基金會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將共同舉辦「大腸直腸癌病友愛相挺趣味競賽」,邀請病友、親友、醫護人員一同報名,用愛相挺!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左起)、腸癌患者汪先生、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社會服務委員會
主委張金堅教授聯手為「2009大腸直腸癌病友愛相挺趣味競賽」站台,希望鼓勵更多病友,
別讓負面心理影響治療。(記者戴淑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