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用藥先做基因檢測 晚期肺癌延命有望-[華人健康網]



根據國民健康署101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持續蟬聯國人死亡率第一位,每年奪走約8千多人的生命。

肺癌每年奪去國人8千多條生命,許多病友從被宣布為晚期肺癌的那一刻起,生命就進入最後1年倒數,不過,今年60歲的李小姐,在3年前確定罹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後,仍勇敢面對疾病,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癌基因,選擇對應的標靶藥物,迄今3年多,腫瘤縮小、無明顯副作用,每天正常上班、游泳和跳舞,生活幾乎不受影響。

晚期肺癌2基因:EGFR和ALK

根據國民健康署101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持續蟬聯國人死亡率第一位,每年奪走約8千多人的生命,以前許多晚期肺癌病友存活時間常常不到一年,但是,隨著醫藥技術進步,目前晚期肺癌病友在醫師建議下,進行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 及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選擇對症下藥的標靶藥物,就有機會穩定控制病情,延長生命長度。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教授蔡俊明指出,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上,早期可進行手術治療,然而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2/3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目前晚期多採取標靶治療。EGFR與ALK基因突變皆有標靶藥物可使用,若檢測後為EGFR陽性,可使用特定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若EGFR基因檢測呈陰性,可再進行ALK基因檢測,若檢測結果為ALK陽性,也有相對應、有效的標靶治療藥物可供治療。

EGFR呈陰性的肺癌病友,有10%至15%的ALK基因突變比例。ALK基因突變的情形雖與族群、性別無關,但是研究發現,完全沒有抽菸或只有輕度抽菸史、以及年輕的族群(平均年齡52歲),有較高的ALK基因變異比例。

而李姓婦人最初就是因EGFR基因檢測結果呈現陰性,一度覺得「沒藥醫了」,幸好醫師告知發現另一致病基因「ALK 融合基因」,且在檢測確認為陽性後,緊緊抓住一線生機,採用新療法,目前才能像正常人一般,正常上班且保有運動和旅遊的充實生活。

新基因型標靶藥物納健保 減輕癌友經濟負擔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肺癌在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第3,死亡率卻是高居第1位,國人應多關注!由於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發現時多屬末期、甚至有轉移的情形。不過,目前醫學發達,已經陸續找出各種肺癌致病基因、研發出越來越多治療藥物,病友只要以積極的態度堅持治療,都有機會持續延長生命。

此外,健保的支持也越來越完備,除了EGFR的標靶藥物,今年9月健保署也通過針對ALK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健保給付,病友一年平均省下超過百萬的治療費用,大幅減輕經濟負擔,病友要維持信心,與醫師配合積極治療,為自己的生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