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只是瘜肉,它就是大腸癌的元兇
文/汪居安 台灣癌症基金會專案企劃組專員 整理
從98年10月開跑至99年6月底截止,「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共計11,213位民眾報名參加,為了鼓勵民眾主動接受腸癌篩檢、關心自我健康,本會準備了高達80萬元的獎品、獎金,在律師的見證下共抽出了1,000多位的幸運兒獲獎。
「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在報名的11,213位民眾中,有600位民眾接受大腸鏡篩檢,其中有279位民眾成功地追捕到瘜肉,發現率高達46.5%外,當中更有5位屬於原位癌及10位為大腸癌的民眾。
大腸癌的發生與瘜肉密切相關
在成功追捕瘜肉的個案中, 屬於管狀腺瘤有23.7%、絨毛管狀腺瘤4.7%、絨毛腺瘤3.7%,近1/3為容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本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能夠早期找到腺瘤性的瘜肉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腺瘤性瘜肉極有可能演變為癌症,而高惡性度腺瘤瘜肉就被歸為癌前病變,事實上,大腸癌的發生與大腸瘜肉有密切的關係,所謂大腸瘜肉,是指發生在大腸黏膜隆起的突起物,好發的部位為乙狀結腸與直腸,大腸瘜肉主要可分為非家族性大腸瘜肉與家族性大腸瘜肉兩大類。非家族性大腸瘜肉中依病理組織可分為增生性瘜肉及腺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為大腸中最常見,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會癌化。家族性大腸瘜肉則是一種遺傳疾病,此類病人容易演變成結腸直腸癌。大腸瘜肉形成的原因目前的研究顯示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部分的大腸瘜肉沒有症狀,除非瘜肉大於1公分或在較晚期時才會出現症狀,偶而會出現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非特異性症狀,因此常被忽略。
家族遺傳性:一家三口發現瘜肉 立即切除遠離腸癌威脅
蔡先生今年28歲,在此次「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中,成功追捕到瘜肉,現在的他非常注重健康,也會定期主動接受篩檢,其實蔡先生的父親在51歲時因為大腸癌而去世,父親過世後的某天無預警的出現血便,雖然當時糞便潛血的結果為陰性反應,但仍相當不放心,並與母親和弟弟自費接受大腸鏡檢查,竟而發現家中3人居然都有瘜肉,而且是屬於「管狀腺瘤」,一家三口當下立即開刀切除,避免瘜肉日後惡化轉變為大腸癌。
賴基銘醫師建議,不到30歲的蔡先生這麼年輕就發現了2個管狀腺瘤,極有可能為有家族性遺傳,一般建議這類型的個案最好一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而檢查年齡最好從青少年開始,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定期篩檢:連續二年發現瘜肉 加強蔬果攝取及藥物化學性預防
參加「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的許女士,63歲,她說發現身體有狀況後,才會仔細回想自己的飲食習慣。平常不偏食,但蔬果攝食的份量也不多的許女士,在民國97年,第一次發現大腸內有「絨毛管狀腺瘤」,當下二話不說就立即切除,但卻沒想到隔年的秋天,和先生參加老人健檢時,居然又發現大腸內長了「增生性瘜肉」和「管狀腺瘤」,因為自己的父親也是因為大腸癌而往生,更加的提醒自己要注意均衡飲食,尤其是要多攝食蔬果。賴基銘醫師也提醒,許多民眾以為切除過瘜肉即為一勞永逸的觀念,其實這是錯誤的!事實上連續二年許女士皆發現了大腸瘜肉,這表示有家族史的許女士,除了要加強蔬果飲食的攝取,也可以進行藥物化學性的預防。
「糞便潛血&大腸鏡」雙管齊下:潛血反應正常 大腸鏡卻意外發現管狀腺瘤
同樣參加「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的何先生,62歲,重視健康的他每年都會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而檢查結果也都是正常,直到不久前肚子左下腹開始反覆的抽痛,原以為忍一忍就會好,但隨著時間抽痛的次數愈來愈頻繁,忍了一個多月後至醫院檢查,發現居然是「管狀腺瘤」,雖然已做切除,但何先生說,希望大家能以他的案例為戒,除了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的篩檢也是不能少的。
何先生的案例也指出了大家的疑問,賴基銘醫師說,事實上有瘜肉並不一定代表糞便內會有潛血的反應,這也要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除了糞便潛血檢查外,也應該要主動接受大腸鏡檢查。
腸癌預防不二法門:蔬果彩虹579‧維持運動‧定期篩檢
大腸癌躍升為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此一警訊顯示國人的生活形態在改變,大腸癌的預防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尤其是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力行「蔬果彩虹579」原則,均衡攝食各色且足量的蔬果,兒童一天至少要吃5份、女性7份、男性9份。同時,也要維持運動習慣,以增進腸道蠕動,減低大腸內膜接觸糞便內之致癌物,此外,最重要是定期接受篩檢,才能真正降低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得獎名單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查詢(http://www.canceraway.org.tw),或電洽(02)8787-9907分機220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