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每天至少解出三次以上的不成形、水樣的糞便。腹瀉是化、放療後常見的副作用,也可能與焦慮、緊張、食物受汙染或是藥物本身有關。
症狀與徵候
- 腸蠕動變快
- 排便急促
- 腹痛
- 腸痙攣
照護方式
- 暫時避免食用牛奶及乳製品。
- 少量多餐,採取清淡、低纖維食物。
- 腹瀉可能會引起鉀流失及脫水,可視情況攝取含鉀較多的食物,例如:香蕉、柳丁、橘子、馬鈴薯及多喝水、或運動飲料。
- 避免濃烈的調味品,如胡椒、咖哩、辣椒。
- 避免油炸、油膩或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可樂等。
- 急性腹瀉後,在恢復進食時宜採清流質飲食,如米湯、過濾果汁及去油清湯。
- 每天觀察排便顏色、性質、量及次數,如果次數過多可能刺激肛門口造成不適,應於每次排便後改用溫水洗淨及輕輕擦拭。
- 必要時醫師會給予止瀉藥物。
注意事項
止瀉藥物需依照醫師指示服用,切勿自行購買服用。
回診就醫
- 一天稀便超過6次以上,且沒有好轉跡象
- 出現腹部絞痛或疼痛超過2天以上。
- 糞便帶血。
- 腹部腫脹、不適,若有上述情形建議您返回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