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癌症治療中貧血怎麼辦? 正確選擇補血食材 |
2025-10-13 文∕李佩珊 台灣癌症基金會南部分會營養師
在癌症治療中最常遇到癌友訴說常見治療副作用及白血球下降以外,最容易疏忽的則是貧血情況。當血紅素過低時稱作貧血,也可視為疾病治療中骨髓抑制症狀之一,可因為治療過程或是疾病進展而引發。 貧血會使癌友感到倦怠無力、眩暈等,影響生活品質亦可能加重腫瘤缺氧,影響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效果。在化學或放射線治療中會引起骨髓抑制以外,腸胃道的癌症手術也會影響造血功能,例如胃部切除影響維生素B12 吸收,給予適當的治療,可以改善癌友的生活品質、治療效果。 製造紅血球需要以下作為原料:鐵(為維持血紅素主要物質)、維生素B12 及在因子(成熟與製造扮演重要的角色)、葉酸、銅、紅血球生成素。 一天需要吃多少鐵才足夠呢?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各年齡層的每日建議鐵質攝取量參考以下圖表 補鐵要吃對,吸收率大不同 鐵質又分為動物性鐵和植物性鐵,一般來說選擇含量高又好吸收食材建議以動物性鐵質為主,雖然植物性鐵質也可以補血,但相對來說相對吸收率較低。 另外也提醒,補充鐵需要留意食用量多寡,考量到食物體積,同樣100 公克的紫菜雖然含鐵量高但是實際上吃到的份量(泡水後會膨脹)僅1 - 2 公克相對含鐵量比較低,無法補充到相對鐵質。 補鐵還不夠?維生素B12助攻紅血球 維生素B12(又稱鈷胺素,cobalamin)是紅血球穩定製造的重要元素,但因其為水溶性,容易被排出體外,故須適時補充。每日維生素B12 建議攝取量為2.4 微克(μg)。由於維生素B12 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全素者需特別留意攝取來源。部分穀物類或植物性食品可能經過特殊發酵或處理而含有B12,應選擇適合的食材來補充,以確保營養均衡。 富含維生素B12 食物-動物性來源前五名以下: (每100 公克含量/ 單位ug)
富含維生素B12 食物-植物性來源前五名以下: (每100 公克含量/ 單位ug) ** 韓式泡菜為醃漬物品不過量攝取,建議全素者先從前四名海菜類攝取為佳。
補鐵小技巧,讓吸收更有效! ① 餐後搭配維他命C 的水果:例如芭樂、奇異果、柿子、木瓜等,能有效促進鐵質吸收。尤其是素食者,只能攝取吸收率較低的植物鐵,建議多補充富含維他命C 的水果,提高吸收率。 ② 鈣和鐵會互相競爭吸收:鈣含量過高時,可能會抑制鐵質的吸收,因此應避免高鈣食物(如牛奶)與鐵劑或富含鐵的食物一同食用。 ③ 避免餐後立即飲茶或咖啡:茶與咖啡中的單寧酸會與鐵質結合,影響鐵的吸收。建議餐後相隔兩小時再喝茶或咖啡。
參考資料 1. 缺鐵性貧血吃甚麼食物?(Apr.30,2019),檢自https://www.learneating.com/ 2. 茶或咖啡會抑制鐵的吸收?(Mar.28,2019),檢自https://www.medpartner.club/tea-coffee-inhibit-iron-absorption/ 3. 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2018,檢自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4.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檢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44&pid=725 5. 貧血迷思(Apr.17,2016),檢自https://dietitianbread.pixnet.net/blog/post/199994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