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琪斐+星希亞不肺話 響應世界肺癌月提醒女性肺癌威脅 - 【匯流新聞網】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謝東明/台北報導 肺癌為全球公敵,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字,2020年世界癌症死亡數的第一就是肺癌,而且全球有高達180萬的人口死於肺癌。美國癌症協會估計,2022年美國肺癌的新發病數約為23萬6740人(男性11萬7910人,女性1萬1830人),死亡數約13萬180人(男性6萬8820人,女性6萬1360人),肺癌對全球民眾健康的威脅絲毫未減。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觀之台灣,肺癌已連續18年高居10大癌症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最新2021年癌症資料統計,死亡人數首度破萬人,達1萬40人(男性6335人,女性3705人)。同時肺癌也是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第二,僅次於大腸癌。根據2019年最新統計,肺癌發生人數為1萬6233人,相當於一天有近45人被宣告罹患肺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肺癌最大的問題在於初期無任何症狀,一旦出現病徵通常已是晚期,要降低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一定要拒菸及避免二手菸、遠離空污環境、特殊職場污染,尤其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才能遠離肺癌威脅。 賴基銘教授說,在台灣,尤其是女性,肺癌罹患者中有9成沒有吸菸的行為,即連是男性,近年來不吸菸的肺癌比例也逐漸增加4成左右。以國人的女性而言,肺腺癌的女性約有5成到6成左右為EGFR基因的突變(其餘者有KRAS約10%,ALK約5%);這一些基因的突變,再加上外部因素,例如二手菸、居家室內空污、外部環境以及特殊職場致癌物的侵襲等,肺癌的發生率即很難避免。
賴教授強調,大家常常忽略「PM2.5」的危害,它可以穿透肺部,通過血流,影響人類的重要器官,而肺部就是第一個受影響的器官。空氣污染為固體顆粒、液滴與氣體的混合物,其來源來自家庭燃燒、工業燃燒煙囪與煙塵、交通廢氣、粉塵等,這一些懸浮粒子,漂浮在空氣中,其微粒粒徑或≦2.5,故稱之。 台灣癌症基金會、財團法人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與屈臣氏共同響應11月世界肺癌月,製作「愛妳不肺力一起不肺話行動」公益宣傳影片,邀請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及知名抗癌作家星希亞參與拍攝,呼籲高風險女性應定期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美麗從健康開始」,即早關注肺部健康。 賴基銘指出,國人女性肺腺癌的發生率已超越男性,這是因為長期累積外部的致癌物環境,再加上基因變異所致。因此女性們更應加強關注自己肺部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遠離環境空污因子並自主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目前唯一具科學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一般而言,第一期(含0期)經過手術治療,5年存活率為9成,第二期接近6成以上,第三期則下降到3成,若是第四期才發現,5年的存活率僅1成,期別之間的存活率差距非常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