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面對最沉默的健康殺手, 掌握三大關鍵提高肺癌存活率 |
文 / 李悅華 肺癌快速崛起,成為致死率最高的癌症。這現象雖然令人憂心,但面對威脅,我們並非只能束手無策。過往治療盲點在於晚期發現居多,造成致死率過高,但如今醫界已找出早期篩檢的有效方式,加上引入數位、通訊科技的創新照護工具,使肺癌存活率不斷向上提高。被視為「新國病」的肺癌,成因相當複雜,除傳統認知的菸害,油煙、職場環境、家族基因都有可能導致肺癌發生,而且近年有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空氣污染與肺癌存在高度關聯,PM2.5暴露愈高的區域,罹患肺癌等肺部疾病的人數也會隨之增多。 新國病崛起成可怕威脅 更需快速早期診斷國內兩項研究,便分別指出非吸菸者也有高危險群,面臨可觀潛在風險。
除此之外,女性更須特別提高警覺!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張憶壽教授便分析,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韓國和日本等亞洲地區在內,不吸菸女性的肺癌發生率尤其高。國家衛生研究院結合國內七家醫學中心,提出台灣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風險預測模型研究顯示, 台灣55-74歲的不吸菸女性中,約有5%是高風險族群,若這些高風險女性都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約莫27%在未來六年罹患肺癌者,有機會被早期發現。
不過,將低劑量電腦斷層納入早期篩檢固然有其必要,但也有仍需突破的盲點。相較於X光,它可增加七倍偵測力,在腫瘤尚小時就能防範未然;但篩檢後若發現肺部結節,也不時出現偽陽性的情形。
以科技改善照護品質 有效提升肺癌存活率倘若不幸罹患肺癌,台灣也應該在現有基礎上改善療程。中央研究院楊泮池院士分析,台灣若想達到2025年肺癌存活率倍增目標,讓更多人挺過肺癌威脅,可以三管齊下,第一是強化早期篩檢與診斷,第二是搭配新式藥物與療法,第三是增進照護品質。
在經過前端努力、推動早期檢測後,若不幸罹癌的治療與照護,亦被視為增加存活率的重要關鍵。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便指出,如何創新照護模式,讓病友與照護系統得到雙贏,是當前亟需思考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