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殺手肺癌 無吸煙婦女竟也會中標

肺癌在台灣來說,是國人罹癌的頭號殺手,雖然在國內發生率排名僅第3,但死亡率卻高居惡性腫瘤第1位。而晚期的肺癌患者若未積極治療,其存活期大約只有半年到1年,且由於肺癌並沒有所謂的典型症狀,只有警訊,因此若出現咳嗽不止、咳血、食慾不振或體重莫名減輕等症狀,多數肺癌患者發現時都已是晚期。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高尚志醫師表示,目前肺癌分為2大類,即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以小細胞癌來說, 約占肺癌的10%,在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患者多見於40~60歲的男性,小細胞肺癌通常大多由吸菸引起,雖然癌細胞小,但是轉移快,其中又以轉移到腦部,因此,在各類肺癌中,小細胞癌的預後最差。

肺癌早期無症狀 防癌檢查不可少

而非小細胞肺癌,比小細胞肺癌常見,在台灣約佔所有肺癌的85%左右,而非小細胞肺癌又包括: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大細胞癌。鱗狀上皮細胞癌 ,多見於男性,與吸菸關係密切,約佔所有肺癌的比率3到4成,病程長生長緩慢,較晚發生轉移,手術切除率較高。而肺腺癌是在台灣最常見的肺癌,約佔有6成比率,大多發生於不抽菸的女性和45歲以上的人,推測可能的原因與家庭主婦長期吸入炒菜油煙有關。其次是大細胞癌,此型肺癌雖並不多見,但癌腫體積較大,惡性度高且生長速度較緩慢,會經由血路及淋巴擴散,預後差。  

而目前早期肺癌的篩檢方法包含胸部X光、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LDCT)、磁振造影、正子掃描等。而在這麼多的檢查中,胸部X光較難發現小於1公分的腫瘤,而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可以發現0.4公分以上的惡性腫瘤,而且只要早發現,1公分以內的早期肺癌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

標靶藥是否有效 先做基因檢測

癌症的治療,若能夠早期發現、進行手術是首選,然而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多數患者發現時都已是晚期,高尚志醫師說,對於這類患者多採取標靶治療,但患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先決條件是檢測有無EGFR基因變異,有 EGFR基因變異的病人,標靶治療才有反應。而現在又發現有另一種標靶ALK基因,ALK基因在正常情況是處於休眠狀態,若ALK基因發生錯位,會啓動細胞癌變的開關,導致癌細胞增生或轉移。

而ALK基因錯位雖然與族群、性別無關,但研究發現,在年紀輕、沒有抽菸或只有輕度吸菸史,在無EGFR基因變異的病患群中約有10~15%的ALK基因變異比例,且基因錯位的肺癌患者,平均年齡只有52歲,比一般肺癌患者平均年齡約66歲來得年輕。

衛生署已核准用來治療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藥物,藉由藥物截剋瘤Xalkori 來抑制ALK,進而阻斷對腫瘤細胞生長存活相當重要的細胞訊息傳遞路徑,但目前尚未獲得健保給付,一個月約需20萬的費用,對患者來說是不少的負擔。

高尚志醫師也說,標靶治療臨床上常見的副作用包含皮疹、肝毒性與腹瀉。但目前已有藥物可來預防與治療皮疹,而若副作用太嚴重,醫師也會考慮透過減藥來減緩。因此,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勿輕言失望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