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患胸腔術後的物理治療

癌症病患胸腔術後的物理治療

文|蕭淑芳
台大醫院專任物理治療師

      癌症病患胸腔術後的物理治療跟一般接受胸腔手術的病患所做的物理治療原則並無太大差異,包括:回復正常的肺部擴張;加強痰液排除;以及經常改變姿勢以及儘早下床活動。

回復正常的肺部擴張
      回復正常的肺部擴張最常用的方法是持續性的最大吸氣。意思是使得麻醉過後或殘餘的肺組織能回到正常的呼吸深度,避免因為傷口疼痛使得呼吸過淺,引起其他的合併症。常用的方法是呼吸運動、動機型呼吸儀(incentive spirometer)、改變姿位。

加強痰液排除
     手術後在加護病房或回到普通病房的初期,多多少少會有痰液的堆積。常用的處理方法是噴霧療法(一般所謂的化痰藥)、姿位引流及扣擊(拍痰)以及有效的咳嗽方法(又稱為支持咳法)。噴霧療法會依病情的需要,一天給予3到4次。在噴霧療法後配合姿位引流及扣擊,可以使痰液鬆動並集中到大的呼吸道,病患便可較容易將痰咳出。胸腔手術後不管傷口在哪個部位,咳嗽時應以手或枕頭壓住傷口位置再咳嗽(這就是所謂的支持咳法)

經常改變姿勢及儘早下床活動
     如果沒有特殊狀況再轉回普通病房的隔天,病患應該可以開始坐高及練習下床。直立的姿勢可增加功能肺容積,適當的活動可使氣道擴張、呼吸變深,加速身體的復原。

住院期間物理治療之注意事項


1. 呼吸運動:加強擴張尚存的肺部組織。病患可將雙手置於腹部,練習腹式呼吸,吐氣時肚子內凹,吸氣時肚子外凸。若有部分肺葉擴張不全,則改將手置於其上,吐氣時手向胸壁內壓,吸氣時將胸壁鼓起外推,稱為局部呼吸。

 


2. 姿位引流及扣擊:注意勿阻塞引流管,單側全肺切除者加強好側的引流。若是作單側肺全切除,有切除部分心包膜,則不做好側的引流,改以直立坐姿及局

部呼吸、咳嗽來幫忙。扣擊時可一手扶住傷口,一手扣擊。接受食道手術的病患床頭應經常抬高300,頭部不可過度向後伸直,作姿位引流時床頭可放平,翻身時注意頸部需向前屈曲。


3. 咳嗽訓練:將枕頭夾於傷口處再咳。咳嗽時可先做數個深呼吸再連續做數個輕咳,有時需要好幾次的努力才可將痰咳出,病患應在疼痛可忍耐的範圍內盡量咳嗽。


4. 動機性呼吸儀:若病患相當衰弱,可將呼吸儀平放或傾斜,目標以吸氣時小球可移動為原則;接著再將呼吸儀直立,吐氣後以中等速度深吸氣,以維持1-2顆小球在最頂端達3秒為目標。每天除睡眠時間外,每小時可練習6-10次。(目前台大醫院所使用的動機性呼吸儀為Triflow)


5. 胸廓運動:其目的在於回復胸廓上軟組織的伸展性,增加胸廓的活動度。可做的運動包括:肩胛骨向下移動、手臂活動、頸部彎曲至患側、兩肩胛向內夾、身體前曲和側曲、身體扭轉等等。

 

      出院後仍應繼續呼吸運動與胸廓運動,3個月內的運動強度不宜太高,3個月後可依術前的體能逐漸增加運動量。